03月29日讯:
昨天,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京沪高铁及京广高铁上半年的特惠方案。其中,90趟G字头列车的商务、特等或一等座打8折,而北京南至南京南G205/G206次商务、一等、二等座均打7折,这是高铁二等座首次打折,打折之后的二等座票价比原来便宜百元。(3月28日《法制晚报》)
高铁票价打折渐成常态。12306火车订票官网消息,自2013年7月10日至8月31日,京广、京沪高铁部分动车组列车的商务、特等和一等座票价按不同时段实行特惠,最低8折。据称,此次优惠的原因是“适应市场需求”。12306火车售票网站开售打折火车票,时间为2014年3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间(9月30日至10月7日除外),打折涉及全国范围内556个车次。
票价问题,既是市场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如果高铁拉高出行成本,其存在的价值就会打折扣。高铁票价,既要体现市场属性,更要具备民生情怀;既要实现方便快捷出行的基本价值,更要追求给力民生的“衍生价值”。内含民生关怀的“和谐号”才能实至名归。
作为公共交通运输的铁路,作为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铁路,票价不仅要体现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确保物有所值,而且要具备“公品质”——定价机制的公开,定价过程的公正,票价合理的公信。火车驶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之后,公信力就是生产力,而急功近利则是破坏力,说实在的,铁路尚是市场经济体系的“新兵”,能否站稳脚跟与重塑形象,关键在于是否情系民生、承载正义。早已“飞”进市场经济怀抱的民航,票价打折习以为常,铁路岂能抱着《规则》开“慢车”?
票价打折,高铁“hold不住”市场动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驶上高铁”,走上交通工具竞争的“良性循环路”。其实,硬件条件早已具备: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为交通市场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平台。民众真正期待的,不仅是高铁的快速,更是高铁普及后,形成各种交通工具的充分竞争,比价格、比时间、比服务,最终使公众得到实惠——降低出行成本、节省旅途时间、获得更优服务。
票价打折诚可贵,摒弃规则价更高。长期以来,火车票价定价垄断——“铁老大”说了算。执行十几年的《铁路客运运价规则》也应作古,这一规则诞生于绿皮车年代,现在已是高铁时代,规则的“接轨”是必须的。票价机制必须“马上改革”,既然“铁老大”变身“店小二”,既然铁定要走市场化之路,就得拿出诚意,尤其是规则诚意。 (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