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全方位联动的大考——2016年珠江口国家海上搜救演习精彩直击
2016年05月20日 来源: 中国交通新闻网    

演练对模拟事故船灭火。

海上救援力量合力救援。

国家、省、市三级指挥部会商决策。


专业救助直升机转移伤员。

  这是迄今为止参演单位和部门最多的一次“海陆空”立体操练,共有5大部分、21个演习科目,演习现场共有4架飞机、35艘船艇,1300余人参与其中。

  这是一次全面检验部际、部省市联动水平的“大考”,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18个成员单位以及环境保护部、42家省级单位参与决策、指挥,沟通无间。

  这是一次突破空间尺度的演练,集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于一体的视频会商系统,实现部省市实时交流互动,成为科学决策、应急指挥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5月19日,“2016年珠江口国家海上搜救演习”在全国“六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之一的珠江口水域举行。

  “险情”发生后的每一秒,都折射出部省市各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坚定决心和坚强实力。

  5月19日9时整,密集的救援指挥、决策等讯息在北京、广州、珠江口海域上空往返交织。

  因为,一艘载有186人的高速客船与一艘载有1.2万吨甲苯的外籍化学品船在广东珠江口桂山岛附近水域“碰撞”,20余人落水,客船随时可能倾覆。

  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刺鼻有毒的气味迅速弥漫,桂山岛上的居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国家、省、市三级演习指挥部遵循海上突发事件“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处置原则,吹响了各方救援力量的“集结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迅速展开。

  险情突发 一级响应

  时间回溯到上午8时,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应急值班室里,电话铃声突然急促响起。

  “广州交管!广州交管!我是‘银河星’,我船航行至桂山岛附近时,与一艘外籍化学品船‘UTOPIA’相撞,船舱进水,有沉没危险,请求救援!请求救援!”听筒里传来高速客船船长焦急的声音。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接报后,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一边回复将立即组织救助力量前往救援,一边要求“银河星”轮立即展开自救行动,做好旅客撤离准备。指挥人员随即利用广东海事局的智慧海事平台调取现场情况,发现遇险化学品船载有1.2万吨具有易燃易爆、有刺激性的甲苯,情况十分危急。

  险情迅速上报至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和广州市委市政府应急值班室。省市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在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的辅助下,将一道道指令发往距离事故水域最近的救援力量。

  “报告指挥中心,‘南海救116’正在赶往现场!”

  “报告指挥中心,‘海港消拖2’正在赶往现场!”

  “报告指挥中心,‘海巡09079’已到达事发水域!”

  救援力量迅速集结,事故水域开始实施交通管控。

  随着现场数据的不断回传,险情发展态势逐步明朗:高速客船上2人受伤严重,亟待救治,20余人落水,150余人等待撤离,碰撞导致客船严重受损,随时可能倾覆;化学品船上甲苯发生燃烧,火势凶猛,消防拖轮的泡沫灭火和水龙降温此时显得势单力薄。一旦化学品船二次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8时35分,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按照《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和《广东省海上险情应急预案》确认险情等级后,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并上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广东省委省政府应急值班室。

  广东海事、救助、打捞、公安机关、渔政、海关、海洋、环保等成员单位及港、澳救助力量和相关医疗卫生、防化、防污、应急处置专家火速前往救援。

  8时50分,搭载着海事直升机的“海巡31”轮抵达现场担当现场指挥船,迅速组织搜救力量展开扇型、平行线进行扩展搜寻,并派船转移“银河星”上的遇险旅客,救助直升机实施空中搜寻落水人员以及火情检测,协调环境监测船舶开展现场环境监测。

  经过现场救援力量的通力协作,遇险人员开始撤离,但化学品船上甲苯燃起的火光未见丝毫的减弱。

  “现在,我们缺少苯类危险化学品险情应急处置的专业设施、设备以及防具,如果险情进一步恶化,甲苯大量泄漏,现场将难以有效应对。”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组织的专家分析道。

  所有的不利因素都指向了一个谁也不愿看到的局面:险情,正在加剧!

  □点评

  天有不测风云,危险来临时,生命是那么脆弱。熊熊火光产生的乌云,煎熬着遇险者的心,也笼罩在每一位救援人员的心头。在他们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奋力拼搏之后,仍然无法摆脱魔咒之时,谁是强大的后盾?“部际联动、部省联动”的协调指挥机制,有了这一机制,遵循“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原则,魔咒终会被有效解除。

  救援力量 紧急集结

  上午9时,在评估险情等级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随即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

  在交通运输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大厅,此次演习的总指挥,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和演习副总指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迅速组织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进行紧急会商,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19个部委及国家海上搜救应急处置专家组迅速分析研判现场险情,并对现场应急处置予以指导。

  这时的北京指挥部,所有人的心都牵挂着千里之外的珠江口海域,一场与死神的战斗开始发动“总攻”。

  现场危险品应急处置专家不足、消防力量薄弱、手机信号不畅、失踪人员漂移路线不明……每一个问题都繁杂而棘手。

  “我局可以马上派出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牵头的专家组前往现场予以支持。”

  “事发海域为半日潮,潮流为往复流,主流流向为西北-东南向,目前现场浪高1米,人员落水和化学品泄漏入海后,在潮流的影响下,将向上述方向漂移。建议组织力量加大对这一方向的搜救力度。”

  “广州、深圳的消防、防化专家正在待命,并准备了部分海上船舶消防、防化装备。”

  “通信运营企业派出的应急通信车距事发现场最近的岸边还有50公里,预计1小时内抵达。”

  “未来24小时内,附近海面偏北风3到4级,天气晴朗,能见度较好,利于水面搜寻落水失踪人员。在风力的作用下,甲苯挥发后可能对下风向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安全产生影响。”

  “客船上旅客众多,建议尽快协调力量对船上旅客进行转移,在人员转移时特别要注意做好对旅客的安抚工作,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

  交通运输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大厅,各部委及国家海上搜救应急处置专家组的意见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汇总梳理之后,迅速通过视频传达至广东省、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根据遇险船舶现场状态,一系列应急救援措施开始部署,防化部队、环境监测、危化品处置、防污清污、医疗防疫、军地救助以及港澳救援力量等,正迅速赶赴现场。

  □点评

  首次国家、省、市(现场)三级联动共同开展演习,并分别在北京、广东和现场设置国家、省、市三级演习指挥机构,通过视频会商,实现三级联动,贴近实战,也非常真实地、有针对性地检验和提升了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应对重特大海上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这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促进协同协作的大练兵。

  密切联动 高效处置

  此时的珠江口,万众瞩目。

  “报告指挥中心,‘穗港环保2’、‘穗港环保5’到达‘UTOPIA’下游1000米左右水域,做好了防污染应急准备。3台应急监测车、24名专业人员已抵达现场,对遇险水域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及岛屿环境开展应急监测,暂未发现异常。”

  “报告指挥中心,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发现两名落水人员,正组织施救。”

  “报告指挥中心,专科医生已抵达现场协助开展应急处置。”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部际联席会议和广东省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增援力量逐步云集海面。

  随着直升机的起落、海巡艇的援手,落水人员一个个被发现并被救起。

  但统计发现,仍有10人下落不明。

  10时10分,更加精确的落水人员12小时飘移路径图呈现在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的大屏幕上。

  10时12分,按照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应急监测信息支持程序,事发水域卫星监测开始介入。

  “现在由2艘消防拖轮正在对危险化学品船进行喷洒泡沫灭火,另有2艘拖轮正在协助消防拖轮对化学品船进行船体降温作业,暂时没有发现大规模危险化学品泄露。”“海巡31”轮船长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报告道。

  由于火势仍未出现明显缓解,根据综合预判,国家海上搜救应急处置专家组建议对事故附近水域桂山岛上居民进行紧急疏散。

  与此同时,珠江口水面上出现一片“迷彩服”。这是某集团军派来的200名防化救援队员抵达现场。

  10时44分,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协调之下,珠江口空域开放,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的救助直升机调整盘旋姿态,将重伤员火速运往珠海医院进行救治。

  10时50分,救援取得重大突破——化学品船大火已被扑灭,并在拖轮顶推之下,开始驶向安全水域。

  10时58分,由于遇险乘客中有外籍旅客,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提出对获救人员快速通关和安置的请求后,在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快速通关渠道“搭建”完成。最终,高速客船所载旅客全部安全转移至珠海港。

  “经省海上搜救中心评估,化学品船险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高速客船所载旅客已全部安全转移至珠海港,遇险客船在2艘拖轮协助控制下暂无翻沉危险;2名重症伤员已由香港救助直升机安全转移至医院救治;遇险落水人员已有18人获救,其余2人还在搜寻中。”在国家、省、市的会商视频中,本次演习副总指挥,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说。

  面对险情的有效控制,在综合了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的专家意见后,国家海上搜救一级应急响应随即终止。

  搜救演习进入尾声。

  11时,随着最后两名落水人员被成功救起,20名落水人员全部找到;“UTOPIA”的火灾已被扑灭;经监测,未发现化学品泄漏入海,应急处置圆满成功。

  经过部际、部省市各方精诚合作,茫茫珠江口再次趋于平静,恢复到繁忙而有序的通航状态。

  □点评

  沟通无间、密切互动,组织高效、运行有序,在与时间、死神赛跑时,这些缺一不可。此次演习,采用国家层面桌面推演、省市层面无脚本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检验了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配合、决策指挥和专家支持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检验了广东省、市两级搜救机构的现场力量协调指挥和实战能力,对于今后的搜救实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记者观察

  演习见功力显实力

  海上应急演习,是检验、评价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次迄今为止参演单位和部门最多的一次海上捜救演习中,国家、省、市三级视频会商,共同指挥、决策,有脚本推演和无脚本实战演练有机结合,个中的“门道”值得探究。

  透过这次演习记者看到的,是各级海上应急力量的自身能力正在逐步增强,相互配合正渐入佳境。

  “部际联动、部省联动”优势凸显

  从演习总体方案的出台,到参演力量的确定,再到演习时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与决策,所属力量参与现场无脚本实战演练,这些都真正体现了海上搜救“部际联动、部省联动”的协同优势。

  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5年、2012年国家海上搜救和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两个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建立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一直致力于强化“部际联动、部省联动”,以充分发挥两个部际联席会议综合协调优势。经过多年的调整、完善,其优越性不断凸显,各成员单位间也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军地结合、专群结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此次演习中,首次实行国家、省、市(现场)三级联动,遵循“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原则,模拟重特大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过程, 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海上捜救“部际联动、部省联动”的协调配合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海上搜救力量的实战能力。

  多年来,正是依托这一综合协调优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按照国家、省、市职责,科学统筹利用各部门、各单位相关力量,使一系列重大海上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特别是在马航MH370客机搜寻、“9·29”西沙大搜救等重特大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1+1>2”的工作合力,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统计数字显示,“十二五”期我国处置海上突发事件达10097起,救起海上遇险者84234名,日均救起46人;救助船舶7653艘,成功处置近40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中国海上搜救成效和社会影响力也因此不断凸显。

  可以预见,不断优化的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各方工作合力,也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涉海战略的推进提供可靠的海上应急保障。

  粤港澳密切合作 安全发展有保障

  珠江口水域,全国“六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之一,我国最繁忙、通航环境最复杂的水上通道。这一复杂的水域覆盖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城市群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现场演习涉及粤港澳三方的海、陆、空等诸多方面。在此复杂局面下,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粤港澳的通力配合。演习成功举行,也是粤港澳多年合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海事局局长梁建伟表示。

  据介绍,粤港澳三地有着良好的海上安全管理合作传统,尤其在海上人命救助、海洋环境保护和海上交通安全等方面合作频繁。近年来,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香港、澳门的海上搜救机构分别签署了《粤港海上搜救合作安排》、《粤澳海上搜救合作安排》、《客船与搜救中心合作计划互认安排》等协议。这些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粤港澳海上搜救合作机制,为加强三方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互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香港、澳门海上救援部门在海上突发事件的信息通报和海难搜救方面合作560起,其中协调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派出飞机112架次,成功救起海上遇险人员231人。

  本次大型海上搜救演习,对于提高珠江口水域海上运输安全保障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也是交通运输系统服务 “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举措。下一步,广东省将进一步加强粤港、粤澳区域合作,提高共同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港珠澳大桥建设、珠江口港口集群发展、海洋资源开发等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发展环境,为粤港澳携手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增添动力。

  科技助力 应急决策增添“千里眼”“顺风耳”

  全程视频传输,在国家、省、市三级指挥机构能实时看到现场情况,部省市三级视频会商;根据流向、流速情况,精确计算漂移路径……借力“互联网+”,运用视频会商系统,不仅为这次演习的应急决策增添了“千里眼”、“顺风耳”,也让部际、部省实时交流互动、共同决策变成现实。

  “不管是在海上搜救演习,还是在日常海上搜救实践中,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为更好地发挥部际、部省联动优势,推进成员单位间的业务互动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目前“高分”系列卫星、北斗系统、海上手机定位、漂移轨迹推算等装备手段已广泛应用到海上应急行动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习运用了广东海事局搭建的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该平台对于现场应急力量的辅助决策指挥、系统掌握险情事故情况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广东海事局副局长庄则平介绍,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结合电子海图、卫星图和地图,加入感知设备、系统(AIS、VHF、VTA等),囊括了海事及社会资源等应急处置时所需的一切救援力量数据。依托此平台,不仅促进海事执法向事中、事后转移,而且当险情发生时,只要用鼠标在屏幕上划定一个范围后轻轻一点,距离最近的所有应急力量和资源分布情况就可以立即显现,并可以通过平台快速拨打联系电话或发短信。

  有了这一平台,可以大幅减少传统的反复沟通、核实环节,为应急救援争取宝贵时间,也为优化事件现场管控和科学组织处理方案奠定良好基础。科技切实提升了海上突发事件管控、处置能力。

  中国交通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广东海事局坚持“把握规律、抓住重点、关注异常、给力预防”的工作方针和“严管、严查、严控、严防”的监管安全文化,以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全面建设“互联网+海事监管服务”的智慧海事,深入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活动,有效防范了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构建了船舶航行更安全、广东水域更平安的安全发展新格局。

  ■幕后故事

  岛上居民踊跃参演

  这次国家级大型演习的成功举行,除了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搜救力量主动参加、周密配合外,还得到香港和澳门方面,以及航运企业、当地岛民、海上搜救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这是演习成功举行的重要基础。

  港澳方面配合积极。香港方面除派出2架救助飞机参演外,还对民航航班和航线予以调整,以让出演习区域。演习中,澳门海关和海事部门均派出了力量,在演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航运企业积极响应。演习中,模拟遇险化学品船的是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正在营运的4.8万吨油船。要模拟化学品船,必须将油船油舱内所有油品清理干净,再往里冲进惰性气体,以确保安全。为了此次演习,油船前后停运十几天。此次演习还得到珠海方面正在营运的5艘高速客船的积极配合。

  此次演习,涉及甲苯泄露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周边岛民撤离。一听说国家要举办这样的演习活动,演习区域的桂山岛居民参加踊跃。岛上共有1000多位居民,有300多位报名参加了演习,有的积极提供演习场地,有的商贩关掉店铺去参加演习。演习中,还有20多名海上搜救志愿者,积极参与了海上人命救助、转移伤员的工作。

  “混合式”演习考验智慧

  这次演习采用桌面推演与无脚本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更贴近实战、更有针对性。演习亮点何在,难点在哪里,各方是如何衔接好的?

  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介绍,这次演习方式特点突出,国家层面采用现场实景和预设场景结合的模式开展演习,重点检验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配合、决策指挥和专家支持能力;省、市(现场)层面采用实战模式开展演习,重点检验省、市两级搜救机构对搜救行动的协调指挥和现场搜救力量的实战能力。

  这次演习是国内第一次以桌面推演和无脚本实战演练相结合开展的海上搜救演练,演习动用部门和力量多,演练过程中各参演部门的协同配合和北京层面与现场同步演练环节存在不小的难度。

  为此,在筹备过程中,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与各参演单位加强沟通,不断完善推演脚本,提高演练水平。筹备期间,工作人员与各参演单位事无巨细,反复沟通,数易其稿,最终确定了推演脚本和相关背景资料,通过演练筹备,各参演单位之间增进了熟悉了解,强化了协同配合。

  同时,致力于贴近实战并注重加大演练科技含量。演习中,科学利用视频会商系统,该系统成为此次演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成为北京、广东和现场三级演习指挥机构互相沟通的桥梁,实现了桌面推演与无脚本实战演练的无缝对接,对应急决策、推进演习进程、更好发挥“部际联动、部省联动”协调指挥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混合式”演习方式,既真实地检验了现场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又切实起到了全方位提升重特大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的作用。演习无脚本化,将是今后各种演习、演练的一大趋势。

  ■演说

  珠江口水域覆盖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城市群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华南地区水上运输枢纽,是我国最繁忙、通航环境最复杂的水上通道。随着“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相继实施、港珠澳大桥等世纪工程的施工建设,珠江口水域水上活动大幅增加,应急搜救任务日益繁重,做好水上搜救工作任重而道远。

  ——演习副总指挥、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主任 广东省副省长 袁宝成

  此次演练科目设置丰富,十分符合属地为主、国家层面宏观把握、总体指导、协调支持的定位。情景设计,则十分符合沿海沿江大量危险品转运需求旺盛的风险特征和当前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结合了珠江口的地域特点,既锻炼了队伍,也检验了部际联动机制,展示了先进装备。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研究员 邓云峰

  这是一次成功的演练,特点明显。一是演习情景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海上船舶遇险、危险化学品海上运输事故接连发生,演习的事故情景包括了海上人员搜救、危险化学品运输船只火灾、泄漏事故处理。二是演习涉及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多个部门,从部门、地方到现场三个层级,检验了国家、省、市三级海上搜救机构应对重特大海上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通信和远程指挥能力,以及海上搜救“部际联动、部省联动”的协调、联动和配合能力。三是现场演习采用无脚本实战演练的方式,检验了事故现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提高了应急预案可操作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教授 杨春生

  广东省与香港、澳门的海上搜救合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港澳回归后,粤港澳海上搜救合作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有成效。此次演习,是对粤港澳海上搜救合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提高共同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粤港澳携手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增添动力。

  ——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 广东海事局局长 梁建伟

  这次演习是创纪录的!演习首次实现了部省市三级联动,现场无脚本实演,19个部委、40余家单位参与其中,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人员疏散、各方协同,难度是很大的。从演习效果看,海事、救助、防化部队等各相关单位合作应急处置海上事故及其次生事故的能力和水平都很高。这次演习,对于全面检验和提升我国海上应急反应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今后搜救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演习评估组副组长、海南海事局副局长 张捷

  我因工作原因,观摩的演习比较多。而珠江口这次演习,让我为之一振。演习采取国家层面桌面推演、现场无脚本的方式进行,衔接顺畅,真实感强,针对性更强,实现了四个“首次”,这充分说明国家、省、市在应对海上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强,配合默契,也说明海上搜救“部际联动、部省联动”的协调指挥机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应急处置专家 任培毅

  ■数演

  1.国家层面参演的有19个部委及其所属力量;广东现场参演的有42个单位,共动用35艘船舶、4架飞机、1300余人,是迄今为止参演单位和部门最多的一次海上捜救演习 。

  2.这次演习共包含应急力量支援和应急处置指导、环境监测支持、消防和医疗救援支持、救助直升机转运重伤员以及获救人员快速通关和安置等5个部分21个科目。

  3.演习首次由国家、省、市(现场)三级联动共同开展演习,根据重特大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际,分别在北京、广东和现场设置部、省、市三级演习指挥部。

  4.珠江口水域是我国船舶活动最密集的水域之一。每天航经珠江口水域的船船约4000艘次,其中客船约700班次;其水上交通事故占广东省事故总量的1/3以上。

  5.2015年,广东省海上捜救中心共接报各类海(水)上报警事件319起,海上遇险人员3214人,协调组织派出参与救助船1538艘次,协调组织派出救助飞机57架次,救起3100人,搜救成功率为96.45%。


[ 责任编辑:GS001 ]
最新资讯